電腦版校園地圖 手機版校園地圖

永續大學 會動的雲

永續大學願景與策略 很多樹林

本校2012年起每棟新建校舍均獲得綠建築標章,並獲得高雄市政府肯定。

校史與組織架構

1.1.1 校史為配合政府產業政策發展,推動亞太營運中心(含南部科學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與國際倉儲加工轉運中心等),協助企業轉型升級、培育技術和管理人才,國立高雄大學於民國86年(西元1997年)5月經行政院核定成立籌備處,於民國89年(西元2000年)年2月1日正式成立於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並於同年8月招收第一屆學生,成為千禧年唯一新成立的國立大學。一、願景:具國際聲望之特色型大學二、定位:結合教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重視人文素養與科技創新,培育菁英人才之特色優質大學。 1.1.2 組織架構本校組織依「國立高雄大學組織規程」設立,校長為最高行政主管,每四年遴選一次,校務會議為本校最高治理決策單位。校務會議由校長、副校長、教務長、學務長、總務長、一級行政主管、各院系所主管、學位學程主管、教師代表、研究人員代表、職員代表、學生代表及其他有關人員組成。除主管代表依其職務任期為任期外,其餘代表任期為二年,惟學生代表任期一年,均由各身分別人員個別推選產生,連選得連任,校務會議由校長召開,每學年至少舉行2 次,2023年度共召開四次會議校務會議,討論人力資源管理9件、組織治理11件等。有關環境、社會與治理主題則另設有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國立高雄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與校務發展委員會做為決策之委員會。針對經濟、環境 和人群的衝擊,依據各委員會組織規程設置,各委員會主席由副校長職級以上擔任負責,並指定處室擔任委員會幕僚單位負責衝擊管理,依委員會與小組性質由校內利害關係人或校外專業人員擔任委員或諮詢參與,進行績效評估。本校設有「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副校長擔任副召集人,以校內一級主管為當然委員16位,學生代表1名與諮詢委員2名,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委員會議。委員會下設「校務治理」、「課程教學與社會責任」、「校園環境」、「研究產學資源」等四組,依據本校四大發展目標,對應本校利害關係人重大及中度關注議題,負責研議及評估本校永續發展政策及督導永續發展工作之推動。本校依組織規程目前設立13個行政單位及6個學術單位,包含5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除了行政與學術單位之設置外,亦設置五個校級中心(包含EMBA中心、東南亞發展研究中心、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日月光-高雄大學產學合作中心、英語教學資源中心)。本校目前設有人文社會科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理學院及工學院等五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下設日間學士班21學系,碩士班22系所(19學系碩士班、2獨立研究所、1碩士學位學程),3系所博士班(2學系博士班、1學院博士班),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1學系,產業碩士專班1學系、大學部二年制在職專班2學系、碩士在職專班7學系、2個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EMLBA)、4個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越南、上海、海西、泰國) 、2個大學部二制在職專班、3個博士班。 
Learn More

校務發展理念與願景

1.2.1 校務發展理念本校基於「研究學術、培育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家發展」的大學宗旨,除秉持原設校目標及辦學理念外,為回應社會對全面提升大學品質,促進高教多元發展特色,實踐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USR)等重要議題之期待,以「深耕在地、接軌國際、善盡社會責任」之精進精神,擴大植入於創新教學及產學合作中,以期達到本校「具國際聲望之特色型大學」願景。1.2.2 治校理念與特色  本校對內以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在地詮釋為核心驅動力,持續精進關鍵目標的實現和體制的完善,對外連結在地產官學策略聯盟與國際夥伴(東南亞大學),共同詮釋SDGs、USR與ESG 理念。我們將SDGs內化至高雄大學,配合行政院「數位國家‧創新經濟發展方案」、五加二產業創新、能源轉型及臺灣2050淨零排放策略等政策願景,培育國家發展所需之跨領域人才,藉由「SDGs-Inside」接軌國際,擬定「學用合一與跨域教學」、「特色研究與產業鏈結」、「永續大學與素養深化」及「社會責任、國際化與在地鏈結」等四大校務發展目標,致力於達到「結合教學研究與產業發展,重視人文素養與科技創新,培育精英人才之特色優質大學」之學校定位。近年本校積極配合國家與產業人才培育政策,發揮大學價值。在人才培育方面,陸續開設半導體、人工智慧、AR暨VR(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學程,乃至2021年攜手日月光集團成立校級產學合作中心培育高科技人才,並接續成立AVR+ SCHOOL培育體感科技人才,皆呼應行政院「大南方計畫」打造高雄成為5G、AIoT、高階製造重鎮的人才需求。在永續發展方面,於「世界綠色大學評比(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中,躋身至全球前1/4,入選全球300大,展現本校在推動環境永續方面之卓越成就,其中於基礎建設、交通運輸項目表現最佳。
Learn More

永續核心理念

1.3.1 永續核心理念高雄大學創校之初即致力發展永續環境,由王仁宏創校校長於2004年簽署「塔樂禮宣言」,是全臺第一所簽署的學校,宣示本校發展為綠色大學的決心。除透過基礎的節能、節水、減碳、省油、省紙與增加環保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措施,建築物增建規劃 均以綠建築為優先考量。且於每年定期於5月舉辦永續週實際實踐SDGs,以不同題材呈現學校環境保護成果,向校內教職員生、校外民眾宣傳本校永續理念。近年更率全臺大學之先,將「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作為校務治理核心(SDGs-Inside),融入至各項教學研究與行政範疇。2009年本校因著對綠色大學執著與努力,獲選教育部綠色大學示範學校。又如日前「2023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2023 THE Impact Rankings)」,本校在「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0(減少不平等)」與「SDG 11(永續城鄉)」項目均有亮眼成績。 1.3.2 永續願景以塔樂禮宣言十大理念做基礎,配合政府推動能源轉型、2050淨零碳排等政策,同步盤點規劃綠色大學、校園碳中和、低碳運輸、綠建築、零浪費低碳飲食、公民參與等6大方向,積極鏈結產業、社會,落實大學價值與社會責任。 1.3.3 永續策略與行動  以本校核心理念及願景為出發點,配合本校短中長程校務發展規劃,擬定策略與行動方針,並視執行狀況進行滾動式調整:短程計畫本校雖已有校園規劃委員會,然此為針對校園現有設施、異動做討論,為聚焦校園永續議題,另於2023年3月成立「國立高雄大學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處理有關校園永續發展各項議題。中程計畫導入SDGs校園實境遊戲「大學入門」課程,深化高大學生SDGs-DNA。長程計畫每年持續定期舉辦永續週,體現綠色校園生態系統保護及多樣性,展現本校生態環境保護之努力。 於校內授課系統導入大英國協「永續發展目標課程指引架構」,協助教師盤點課程內容與SDGs相關性,訂定學習目標,培養學生永續理念。 鼓勵師長發揮專長、跨域合作對接上努力,結合社會企業與高大締盟,合作推動淨零轉型等「SDGs + ESG具體行動方案」,發揮產學合作最大效益,跨域推廣校內外SDGs素養。藉由深耕計畫導入「SDGs-Inside」理念,建立本校與菲律賓、越南、印尼等東南亞所共用的「國際對話語言」,此理念也是美國、歐盟等大學重視的「國際對話語言」,透過成為東南亞大學跨接歐美大學的學習典範,打造國際連結,發展特色大學的關鍵載體。未來本校將持續以本校綠色大學為基礎,結合國際以推動SDGs大學(如東南亞夥伴學校如菲律賓Bicol大學等)共同推動永續發展課題合作行動。 2018年起以永續報告書彙整校內永續執行成果,促使本校永續行動發展逐年增進,每年皆受審查單位肯定及獲獎。
Learn More
圖書資訊館

校園永續SDG總覽 會動的雲

SDG融入既有課程

SDGs實質融入既有課程與活動,全校學生48.1%參與,比2019年成14.71%

  • 5%
    SDG1
  • 3%
    SDG1
  • 2%
    SDG1
  • 6%
    SDG1
  • 4%
    SDG1
  • 2%
    SDG1
  • 3%
    SDG1
  • 4%
    SDG1
  • 5%
    SDG1
  • 6%
    SDG1
  • 4%
    SDG1
  • 3%
    SDG1
  • 4%
    SDG1
  • 1%
    SDG1
  • 3%
    SDG1
  • 12%
    SDG1
  • 7%
    SDG1

國立高雄大學永續相關課程與研究統計

圖書資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