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地圖

校務治理與營運很多樹林

風險管理

2.2.1 風險分析

一、風險分析

 本校以SWOT分析後呈現內外部影響因素: 高教國際化、少子女化與高齡化、國家科技政策、高教深耕計畫、高雄市產業發展趨勢等,如SWOT圖。

二、因應作為

面對前述SWOT分析結果,在過去本校在執行2015至2017年教學卓越計畫成果,即擬定2018至2022年校務發展重點,從(一)教學創新彈性化;(二)產學在地深根化;(三)國際合作SDGs鏈結化;(四)「SDGs-Inside」特色加值化等方向持續精進,提出五大校務發展策略目標、評估指標及行動方案;而2023-2026年除延續前期「SDGs-Inside」核心理念,強調建立外部資源的多元連結,更透過SWOT分析學校發展潛力,擬定四大發展目標、12個策略與行動方案。

2.2.2 內部控制

為確保落實校務治理,本校除定期召開相關會議,追蹤重大工作事項外,亦設置相關管考機制,進行內部控制稽核,以確保行政運作品質。

一、依據校務發展建立內部品質保證機制,並落實執行

(一) 校務治理之行政措施管考機制與作法

  1. 設置「國立高雄大學內部控制小組」,並建置「內部控制制度」網頁,完成「各單位作業層級自行評估作業」及簽署內部控制聲明書。
  2. 設置「校務基金稽核人員」,訂定「國立高雄大學校務基金稽核實施要點」,每年依規定執行校務基金稽核,並將稽核成果送校務會議備查。
  3. 設置「國立高雄大學內部稽核小組」,依據「政府內部控制監督作業要點」規定,以任務編組方式設置「國立高雄大學內部稽核小組」,辦理內部稽核工作。

(二) 教學品質及學習成效檢核機制與作法

1.教師暨教學面

依據教師升等、評鑑、教學諮詢輔導等辦法、三級教評會審議,對教學意見評量不佳教師追蹤輔導;若近六學期有兩個學期以上未達3.5分,次學期由教務處安排整學期課堂錄影備查並列為輔導諮詢個案。為因應數位發展配合教育部簡化檢核,新增「數位學習課程」供教師授課反饋,以優化教學品質。

2.學生學習面

  1. 學習預警制度:依據「學生課業輔導要點」對前學期二分之一以上科目不及格學生實施預警,另就期中考不及格者,進行潛在性早期預警。
  2. 學院會考:每學年1-2次,由院長擔任召集人,統籌學院共同課程資源、成效檢核。
  3. 每學期依「資訊基本能力畢業資格檢定辦法」檢定,含程式設計等五科,並提供線上檢定及練習題。2020年起「程式設計暨運算思維」列五大考科之一,2022年導入PaGamO數位學習平台,提供60種證照及4種競賽作為抵免,且提供29門課程供未通過之學生進行修課補救抵免。針對資訊與非資訊類學生調整權重,貼近差異化

二、運用校務研究資料精進校務治理品質並展現成效

(一) 校務研究機制

本校自104年正式成立校務研究辦公室,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挹注資源,多元蒐集與整合各處室之質量化資料,逐步建立資料驅動之校務研究管理機制,並協助各級單位運用實徵資料進行相關決策分析與績效評估,透過共同規劃與執行校務研究議題,提供校務決策之參考依據。為健全組織運作,訂有校務研究辦公室設置要點、校務資訊公開辦法、校務研究資料使用與閱覽權限等相關申請表。

(二) 校務研究成果回饋

現行校務研究機制區分為Top-down與Bottom-up兩類,以推動校務分層治理架構,達到兼具決策高度與執行力並重之目標。前者為校務研究辦公室統籌規劃及執行之整合型專案研究,後者為校內行政單位與教學單位提出之議題合作。此外,為增進校務決策觀點之多元化,訂有教師議題合作執行規劃草案,透過教師議題合作案之徵件與審核,提升校務研究決策品質。相關分析報告與數據統計報表依資料機密性,適度收錄於年度問責報告,並發布於本校校務研究資訊公開平臺,提供利害關係人查閱。

2019至2022年執行校務研究議題分為校務治理與經營、教師教學與研究、學生學習與成效及大學社會責任等四個面向,依資料機密性分為可公開、部分公開與不公開發表,說明如下:

  1. 「可公開發表」:涉及教育公共性與公平性且所公開數據無法透過交叉比對出個資,如註冊率、在學人數與生師比等,以互動式儀表板提供查詢。
  2. 「部分公開發表」:大量個人資料,如轉系學生學習成效等,經資料去識別化並摘為總體指標後,於互動式儀表板特定議題項下揭露。此僅授權一級主管與學系主任查閱,餘需經申請查閱。
  3. 「不公開發表」:使用大量個資及校務相關機密資料屬之,例如涉及招生策略、教師升等與評鑑制度等,此分析結果僅提供相關單位參考,並於行政會議、校務會議、校務發展委員會議報告。

三、透過爭取外部機構認可永續特色,提升學校國際能見度並深耕校園永續力

(一) 參與THE世界大學影響力評比:自2019年開始參加THE世界大學影響力評比,第一年即取得201-300名的佳績。然隨著參與學校總數的增加,本校名次雖有下滑趨勢,但若以參與學校總數比例來看,「2023 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2023 THE Impact Rankings)」,本校在「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SDG 10(減少不平等)」與「SDG 11(永續城鄉)」項目均在400名以內,顯示學校在SDGs的努力及成效獲得肯定。

(二) 參加永續報告書評比:自2019年起,每年度定期發布前一年度之永續報告書,並提報財團法人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之企業永續獎等指標性獎項。2018至2023年共獲得TCSA企業永續報告獎大學類3金1銀1銅獎項。

(三) 參加世界綠色大學評比:為了解校園環境可持續發展之永續項目,本校於2022年首次參與印尼大學於2010年發起的世界綠色大學評比(UI GreenMetric),針對環境基礎建設、能源氣候變化、廢棄物、水資源、交通運輸、教育研究項目進行檢視。2023年從319名攀升至285名。